如果您來過延邊,一定會對這里美味的特色美食念念不忘,石鍋拌飯、紫菜卷、米腸、江米雞、打糕……這些讓人流連忘返的美味佳肴讓中外游客無盡回味,也讓延邊美食享譽海內外。您知道嗎,這些美食的主要原料是延邊大米,好吃的延邊大米才是讓食物美味可口的主要因素。即使您在普通的延邊飯店要上一碗白米飯,那種芳香四溢的味道也會令您口舌生津,贊嘆不已。
延邊大米為什么這么好吃?現在生產的綠色大米、有機大米都是怎樣種植的?我們現在吃的大米為什么和小時候味道不一樣?日前,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吉林大米網一行來到延邊幾家大米企業調研,為您揭開美味的延邊大米背后的種植秘密。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出百年皇家貢米
據史料記載,延邊于1868年開始種植水稻,逐步成為東北地區著名的水稻產區?,F在延邊有八個稻米生產基地:延吉盆地平原稻區、敦化臺地平原稻區、琿春平原稻區、龍井細田平原稻區、安圖石門等小平原稻區、和龍市平崗平原稻區、汪清百草溝等小平原稻區、圖們江中游流域河谷小平原稻區。這八個水稻產區分布在延邊八個縣市,近幾年種植總面積約4.2萬公頃,其中生態水稻種植面積3.2萬公頃,包括2000公頃的有機水稻,無公害、綠色生態水稻2.7萬公頃。
目前在延邊無公害綠色有機標準化水稻栽培面積占全州水稻栽培總面積的70% 以上,大米品牌有 25個,2006年延邊大米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9 獲 “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 稱號,2010年品牌評估價值高達 26.9億元,當年在全國農產品品牌中排名第23位,在米類品牌排名第5位。
按照延邊的大米產業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打基礎,“十三五”末期全面實現延邊現代大米產業建設任務,即:爭取70%以上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強化;水稻良種化率達到100%;生態稻米(無公害、綠色、有機)種植面積達到4萬公頃,占水稻種植總面積的93%;大米加工量穩定在25萬噸左右。而其中的優質高端大米將扮演重要角色。
東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這是共識。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因為東北大米是一年成熟一次,而南方大米一年成熟兩次。在長于南方兩倍的漫長生長周期里,東北大米汲取了更多營養,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長出飽滿的果實,米粒更加飽滿、充實、干物質更多,自然口感更好,更香。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同樣一年一季的東北大米中,延邊大米又以其在白度、透明度、堿消值、膠稠度、蛋白質含量、老化性等方面的優勢成為稻米中的優等品,因為在孕育稻米的過程需要肥沃的土壤、適宜的氣候和純凈的水源,延邊在這幾方面的天然條件可謂得天獨厚。
據延邊州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副院長、水稻專家柳洪良介紹,適合生產優質粳稻的黃金緯度線是北緯40度到45度之間,而延邊地區8個稻米生產基地都處在這一緯度之間。延邊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土壤以草甸型水稻土、沖積型水稻土和白漿型水稻土為主,pH值5.18~6.45,更適于水稻的種植。因為這片黑土地天然肥沃,營養成分能夠滿足水稻生長的基本需求,因此延邊目前是吉林乃至東北地區施肥量最低的地區之一。
為讓延邊的大米口感香糯好吃,延邊州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良種培育以及科學種植技術的推廣。延邊地區晝夜溫差較大,促使干物質積累增多,使延邊大米的口感更好。
延邊地區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擁有85%的森林覆蓋率,氣候冬暖夏涼,2014年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在香港發布了“2014中國十佳空氣質量城市排行榜”,延邊州在參評的358個地級以上城市以總分88.67分位居第1位。也因此,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游客來延邊領略美景、品嘗美食,呼吸清新的空氣。
延邊地處長白山腳下,作為世界三大黃金礦泉水水源地的長白山,常年流淌著富含礦物質的天然礦泉水,這些對人體有益的水灌溉著延邊的農田。同時延邊少有大型工業企業,河流沒有污染,圖們江、鴨綠江、海蘭江、嘎呀河、綏芬河等純凈水源滋養著延邊八個縣市的水稻。水稻生長過程中的這些天然要素讓延邊大米長出了獨特香糯的美味,因此,延邊大米在清朝時成為皇家貢米,每到稻米成熟的季節,都要快馬加鞭送到京城。